利用浴霸改制接箍烘烤箱,保证干燥效果 | |||
发布时间:2014/7/26 来源:西安福日达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【打印本页】【关闭窗口】 | |||
试点——探索IE之路 IE是对人员、物料、设备、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、改善和实施的工程技术。对于包钢来说,这一现代技术是否适合自身情况?包钢带着疑问踏上了IE探索之路。 2013年4月,公司首先在管理层导入IE理念。同年5月,炼铁厂一烧车间、无缝厂管体车间被确定为IE试点车间。来自公司各单位的45名学员进入IE工程师养成班系统学习IE工具的使用方法,试点车间成为他们的“培训基地”。1.4529焊条。 在无缝厂管体车间,利用浴霸改制接箍烘烤箱,保证干燥效果;调整大线车丝机加工程序,提高一次车丝合格率;保护钢管漆膜,提高产品质量……养成班成员边学习、边摸索、边运用,经过两个月的现场数据采集分析,两个车间的《IE项目改善建议书》出炉。建议书成为改善现场管理的一剂“良方”。 此后,养成班成员又进入炼钢厂、焦化厂,继续探索IE推广的方法。经过半年多的学习与实践,45名养成班学员成为公司第一批IE工程师。 推广——整合IE经验 IE试点为推广工作积累了经验,增添了信心。2013年年底,结合试点单位的经验以及精益管理项目推进要求,公司精益管理人力资源组决定按照“人员培养+精益车间样本试点”模式推广IE。 今年2月17日,15名公司首批IE工程师走进轨梁厂、运输部、一轧厂和选矿厂,为IE推广工作提供辅导,同时为各单位培养IE工程师。自此,公司IE推广工作正式拉开序幕。 如何尽快提高劳动生产率,提升效率?导入IE后,各单位构筑自我改善、持续改善的人力资源基础,运用IE知识给出了答案。轨梁厂新轧部热检岗位增加断面轮廓仪,人工检查站增加表面检查装置;一轧厂热轧部加热炉及换辊待温改善,加热炉1号台上料自动化;选矿厂选矿车间对富矿皮带安全栏杆、皮带下料漏斗、皮带安全走台等进行改善……各单位在IE工程师的指导下开展理论学习和现场实践调研,分析生产现状,围绕提高工作效率、优化流程、均衡劳动负荷、改善工作环境、消除安全隐患、标准化作业等提出一系列改善建议。 截至目前,公司已完成23个精益车间的IE推广工作,共提出改善建议613条,建议可优化人员351人,占现场实际人数的19.25%。 收获——企业、个人“双赢” 在运输部机修车间,IE理念带来的变化随处可见。过去锁在工具箱内的几十种工具,如今被分类摆放在工具架上;检修工人推着装有工具的小车操作,可移动式检修作业成为机修车间独有的作业方式……“干活儿更方便了。”这是岗位职工对IE推广工作的肯定。 作为有着60年历史的老牌钢铁企业,包钢在生产管理方面的“短板”不可回避。和运输部一样,各单位在IE推广过程中“对症下药”,以项目改善促进优化工艺流程,均衡员工劳动负荷,改善员工作业环境,提高劳动生产率……IE为公司管理所带来的变化日渐凸显。 IE的推广运用为公司精益管理项目奠定扎实基础的同时,也为员工的个人发展搭建了平台。 从生产线上的普通工人到传授知识的“老师”,作为公司第一批IE工程师养成班学员,炼铁厂职工孙伯宸从对IE一无所知,到深入各单位指导项目改善工作,如今已经成为4名公司IE讲师之一。凭借在IE推广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经验,孙伯宸还走上了炼铁厂精益管理督导员的岗位。曾经在指导下参与本单位IE推广工作的王宏乐、王璟、罗聚盆等年轻职工也成长为能够独立带领团队推广IE的“行家里手”。 IE推广过程中,公司共培养IE工程师282名,首批45名养成班学员更成为包钢IE的“领军人物”,职工在学习IE过程中,能力得到提升;在使用IE工具过程中,个人职业生涯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规划。
|
|||
|